
关于父亲记叙文作文三篇
在平凡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中,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,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。那么问题来了,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父亲记叙文作文3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我父亲的人生经历要是写起传记,也可以写一本书。他学生时代成绩不好,经常耍小聪明。他在课桌里装上一根弹簧,在考试时把书放在抽屉里用弹簧把书弹出来。他的班主任盯着他看了半天,愣是没看出一点破绽。逃学是家常便饭。反正只要不与学习挂钩的事,干什么他都干得一身的劲。
爷爷见他这个样子,觉得他不像我几个姑姑是读书的料子,便没有太在意他的学习。久而久之,父亲觉得无聊,就让爷爷带他去做些什么。爷爷让他去竹林里弄一根竹子,教他钓鱼。他二话没说,抓起斧头奔向竹林。不一会儿,一根竹子便被拖到爷爷面前。爷爷对竹子进行了一番加工,一根鱼竿便横空出世。父亲拿着他的新鱼竿,与爷爷一起钻进一叶小船,深入水库钓鱼去了。那可是几天几夜都不见得能回来呀!结果父亲钓回一条大鱼。那鱼有一米多长,连爷爷都大加称赞。从这之后,父亲觉得他能做好除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,因此,他信心倍增。
再大个几岁,父亲到电厂上班,跟别人打牌,贴了别人一脸白条;跟别人游泳,他在终点悠哉游哉地等别人;跟别人比骑车,骑得像一阵风,让别的'选手在后面看着他远去;跟别人打乒乓球,他把球扣得到处飞……
父亲要强,这有很大的原因是爷爷奶奶家的良好家风。在父亲小时候,别人家都在吃什么红薯芋头,而他和几个姑姑几乎从来没吃过,都是吃大米。没钱买,爷爷奶奶借钱都会去买米。有时,他们觉得红薯芋头比大米好吃,因此他们甚至偷偷跑到别人家去偷着吃。爷爷奶奶发现了,坚决严惩不贷。在姑姑们读书期间,爷爷奶奶家没有什么电子产品;而当姑姑们出了学校门,爷爷奶奶买了全厂第一台彩电,也就说全厂唯一买彩电的家庭就是爷爷奶奶家。这下爷爷奶奶可就热闹了,大家都到爷爷奶奶家看电视,爷爷奶奶乐得在天呵呵呵地笑。
再大些,父亲本可以通过征兵进入部队,却因为曾经左手上纹过身,纹了一个十字架,没有通过。然后,父亲就遇到了母亲,他们相识相恋,最后结婚,生下了我。后来,父亲去开推土机,赚了钱之后就不干了。回家以后,一直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,应该是投资吧。问他,他也不说。
父亲以前会去游泳,即使是冬天;但现在不游了,说是体质太差;连自行车了不骑了,说是没兴致;他现在与我打球,我甚至都能撑下一两轮……为什么?因为他又迷上了烹饪。
不管你信不信,他烧的菜确实味道不错。麻辣鸭头、红烧肉、香辣水煮鱼、回锅肉、辣椒炒肉……让食欲大开;他做的汤,鲜美诱人;川菜热辣,更是他的拿手好戏。有时候,我看着他用锅铲在锅里把各种蔬菜和调味料搅动在一起,搅着搅着,一道美味的菜就搅出了锅。我也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。看久了,我也能自己炒几个简单的菜了。不过,我一直记着父亲教我烧菜的一个秘诀,这就是“总结”,例如这一次少放了盐,那一次多放了水……渐渐地,我炒的菜虽然谈不上有他的那么好吃,但也吃得可口。我炒的蛋炒饭,妈妈也赞不绝口,可是父亲却给我挑刺,我心里暗笑,装作一本正经地听。我炒的西红柿炒蛋,父亲终于低下头,埋头吃,不说话,还咂吧咂吧着嘴。
现在,他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盛气凌人,但是他不服老,他心里永远活着那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。
除夕的爆竹在门外蹦哒地跳着并欢呼着,屋子里好久不曾重逢的家人怀着雀跃的心情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,不停地讲述着一年中经历的奇闻轶事。
一大家子在屋里畅谈着,门外毫无预兆地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,打开门一看,是自己一年在外奔波的父亲。父亲空中凌乱的头发早已被生活的染缸染白了不少发丝,路途的疲荡,让年迈的父亲更显得风尘仆仆,身上依旧穿着已经泛白的大衣。只听一阵拉链声,父亲干枯的手指从背包里拿出新年的礼物派送到每个人跟前。有妈妈喜欢的高跟鞋,哥哥喜欢的球鞋,妹妹喜欢的漫画书和我喜欢吃的巧克力。送完礼物后,原本稍鼓的背包立即凹了,而当我们每个人都沉浸在礼物的时候,父亲早已悄无声息地在房间里大睡。
按惯历,除夕过后全家要去拜年的。响了大半夜的爆竹依旧不耐烦地啪嗒地响着。我干脆起身在无人的客厅里溜达几圈。打开房门的我没想到会看到父亲已起来,独自蹲在角落里准备着拜神要用的香烛、檀香之类的物品。明亮的'灯光下,父亲额头上的皱纹清晰可辨,像粗心的木匠糊涂下雕刻的杰作,间隔的缝隙仿佛可以容下汹涌的长江大浪。干枯的手臂有条序地排放着所要的物品。
当我以为父亲快要停歇,则要走上前去叫唤时,父亲又一个转身,利索地在厨房里忙碌起一家人的早餐。厨房里锅碗瓢盆"叮咚叮咚"地奏响着馨香的乐章,父亲不停地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。这一会儿,他乘着熬米粥的时间空档,又切起肉来。父亲眼睑的鱼尾纹紧绷着,干涩略裂开的嘴唇紧抿着,回光专注在刀口上,手臂小心翼翼却又熟练地切着肉。手起肉落,切出来的肉片薄厚适中,不差毫厘。父亲聚精会神地忙碌着,那么地小心,倒让人认为是在做一件极其伟大而又庄重的事情。
啊!深夜里忙碌的父亲啊,您那无言语的爱早已深植在我心坎上,让我时常回忆起那响亮灯光下父亲佝偻的影子!
小时候,"父亲"这个名词在我心中是那么疏远,那么隔膜。印象中,他总是那么忙忙碌碌,匆匆忙忙,很少与孩子亲近,甚至不苟言笑。母亲解释说:爸爸出差奔波,太累了。于是,母亲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主心骨,培养,教育我们。对于我们三个难以驯服的孩子,打和骂是少不了的。可也正应了那句老话——"打是亲,骂是爱"。对于母亲,我总怀有一种特殊的依恋。相形之下,我与父亲之间总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`鸿沟。我很少或者说简直就不敢与父亲说话。每到非说不可时,母亲就充当我们之间的传声筒:"妈,跟爸爸说……"。遇到母亲心情不好时,回一句:"自己跟爸说去。"我便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。记得诗中写道:"距离是一种美",可我觉得"距离是一种淡漠,一种残酷。"我常常远远地用一种陌生,胆怯的目光打量父亲,思量着:"他到底靠什么力量,让我害怕他 他凶吗 他打我吗 不,一点都不,他甚至从来都没骂过我。"哦,这对童年的我来说,真是一个谜。幼稚的心灵这样想过:也许所有的父亲都要用他们各自的方式,在孩子面前保持特有的威严。嗯,也许,父亲就该是这样子。
父亲在我脑海中的影子是淡淡的,我很少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,这不得不说是我的悲哀。直到读大学开始,我才渐渐读懂了父亲,甚至于一度产生恋父情结。今年春节,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——想为父亲写一篇文章,于是便有了这篇《感悟父亲》。
文档为doc格式